9�6�9但对天子启低头,却并不意味着窦太后,真的会对刘荣这个‘不肖子孙’没意见。
�6�9�6�9喜欢、疼爱自不用说了——刘荣压根儿没奢望过,日后更完全不抱希望。
�6�9�6�9便是‘不厌恶’‘不憎恨’刘荣,对于如今的窦太后而言,恐怕也多少有些强人所难。
�6�9�6�9再者:刘荣今日之所以会带着母亲,来椒房殿请求薄皇后‘不要急着请辞,再多做一段时间皇后’,除了自身利益的考虑,也有出于朝局稳定、东西两宫和谐的考量。
�6�9�6�9在东宫太后刚受了刺激、吃了憋,正愁没地方撒气的时候,刘荣显然不能再拿着这件事,去撞窦太后的枪口。
�6�9�6�9至于刘荣嘴上的托词,虽有些勉强,但也总还说得过去。
�6�9�6�9——刘荣,确实已经具备了太子储君的身份,却还没走完相应的政治程序。
�6�9�6�9就好比后世,某位干部得到了任命,却还没有正式上任、正式交接工作一样:刘荣已经得到了册立,却也还在‘走程序’的阶段。
�6�9�6�9等刘荣走完了所有程序,并大张旗鼓住进太子宫,朝堂才会开始为刘荣,准备出行所需的仪仗;
�6�9�6�9在那之前——在拥有完整的太子仪仗之前,已经贵为储君太子的刘荣,确实没办法像过去那样,抬起脚就独自跑出未央宫。
�6�9�6�9自更别提不带仪仗,孤身一人去东宫,平白给窦太后惩治自己的把柄了……
�6�9�6�9“儿不便出宫,皇祖母那里,是暂去不得的。”
�6�9�6�9“——但父皇同在未央,去见见父皇,以此间事相求,倒是不无不可。”
�6�9�6�9“总归这件事,是要父皇、皇祖母点头做主的;”
�6�9�6�9“有父皇允准,日后皇祖母得知,当也不会怪我没及时去长乐?”
�6�9�6�9窦太后那边正炸着毛,确实不好再去刺激;
�6�9�6�9但天子启这边,却是没有任何问题。
�6�9�6�9尤其这件事,能对刘荣、薄皇后带来的好处,本就是天子启‘顾全大局’的正面评价;
�6�9�6�9跳过窦太后,直接去向天子启请求,或者说汇报,也确实是个可行之法。
�6�9�6�9“太子即有了决断,那便如此定下吧。”
�6�9�6�9“——今日,陛下去了上林;”
�6�9�6�9“明日早朝过后,我在椒房等太子和栗姬,再一同去宣室陛见。”
�6�9�6�9至此,交易达成。
�6�9�6�9刘荣借此,规避了母亲栗姬‘逼迫薄皇后让位’的风险,并为如今,颇有些敏感的东西两宫关系,赢得了些许冷却时间。
�6�9�6�9薄皇后也借此,为薄氏一族发挥了自己最后的一点热量,为宗族谋得了太子储君的承诺。
�6�9�6�9正事聊完,宾主尽欢,薄皇后自也不免和刘荣闲聊了两句。
�6�9�6�9“前两年,听说馆陶主有意嫁女,却被栗姬拒了?”
�6�9�6�9听闻此言,终于从‘栗太后’三个字所带来的享受中回过神来的栗姬,面色也不由有些尴尬了起来。
�6�9�6�9那件事的前因后果,各种发展,刘荣后来都掰开、揉碎,讲给了栗姬听。
�6�9�6�9虽然还是很不服气,也依旧不愿意和馆陶公主刘嫖做亲家,栗姬也终归是认识到彼时,自己似乎是做了一件不小的蠢事。
�6�9�6�9只是不等栗姬组织好语言,便见薄皇后自问自答般,言辞暧昧道:“倒也不失为好事。”
�6�9�6�9“——彼时,陛下正盘算着以储君之事,来笼络梁王。”
�6�9�6�9“馆陶主,同样是陛下笼络梁王的手段。”
�6�9�6�9“若栗姬当真与馆陶结为姻亲,有馆陶在背后推阿荣坐上储位,陛下笼络梁王的谋算,只怕就要生了变数……”
�6�9�6�9正要不情不愿的承认自己‘愚不可及’,听闻薄皇后这又为自己开脱起来,栗姬只不由当下一愣;
�6�9�6�9下一刻,却并没有按照薄皇后的预料那般,如鸡啄米般猛点头,而是侧头看向刘荣,似乎是在用眼神问刘荣:居然是这样吗?
�6�9�6�9刘荣却没有给母亲回应,而是昂首望向上首主位,正襟
第140章 合作愉快(4/5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